在上期中,我们探讨了高峰老师对相声的热爱与执着,今天我们继续深入高老师与德云社之间的传奇故事,尤其是他对相声的热忱。
我们曾聊到高老师在相声演出中严谨与敬业的态度,同时也提到他在德云社的“工作标兵”称号。这一次,我们要揭开他的一个“绝活”——随机应变。
据高老师的徒弟郎昊辰透露,高老师拥有一种独特的能力:无论是哪一段相声,只要一开口,他只需五分钟便能立刻准备好上台演出。对此,高老师亲自出面“辟谣”,他甚至表示:“我不需要任何准备时间,你只要报幕,我立刻就能上场!”只要是他演出节目表中的相声,随便抽出一段都能毫不犹豫地表演。这可不是夸口,之前德云一队封箱的时候,他们曾经进行过一次观众现场抽活的活动,高老师就在舞台上等待着,抽到什么节目,便当场演出。这样的才能,在当今相声界真是屈指可数。
展开剩余69%那么,这样一位人才是如何加入德云社的呢?其中离不开金文声先生的引荐。那时高老师还在上大学,专攻的竟是“水产专业”。从小他便热爱曲艺和相声。2005年7月8日,郭德纲师父去探望金文声先生,并在他那里给高峰打了个电话。当时高老师正在实验室里忙着做实验,直到晚上10点才完成。金先生一直在等着,终于打通了电话,立刻邀请高峰去家里见面。经过金先生的推荐,郭老师自然心知肚明,但他依旧保持审慎。于是,郭老师安排高峰于7月9日去观看他的演出,接着在7月10日下午,高峰老师在天桥德云社剧场迎来了他的相声首秀,搭档李文山先生演出《开粥厂》,并在返场时献上了《小寡妇上坟》。自此以后,高峰老师在德云社奋斗了整整20年。
谈到郭德纲对高峰的重视,细心的观众会发现,郭老师的专场中,倒数第二个节目几乎总是高峰与栾云平的搭档,这其中也有着深意。
相声演出中,倒数第二个节目通常是个关键且有点尴尬的位置,演得太火会把前面的底拉平,演得太深沉又会影响观众的状态。具体发生在何时难以考证,有一天郭老师在后台表示,以后只要有演出,就必须有高峰和栾云平出演。起初,他们有不小的压力,但慢慢地也就适应了。然而,郭老师给了他们更大的挑战,竟将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个节目的时间挤到了一起,难度可想而知。这种情况下,时长的延长对演员的考验是巨大的,比如《醉酒版汾河湾》中烧饼的《打灯谜》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,节目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紧张的“死台上”感觉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高老师又展现了他的“绝活——时间达人”。即便倒二和倒三的节目时间合在了一起,也没有什么关系。但如果前面的节目时间拖沓,那么这个位置的时间就会变得难以控制。然而,高老师凡事不论多长时间,上场前只需告知接下来的时间,他总能在最后一分钟恰好结束节目并鞠躬下台。这种卓越的把控能力,既能游刃有余,又不会让观众察觉,这对他的相声水平要求可谓相当高。
在说了这些后,我们聊了高老师的一些小故事,关于更多的精彩内容,大家不妨去搜索最新一期的《德云周刊》。真心推荐,透过小编的转述,你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,但亲自去听一听,你会发现高老师的娓娓道来仿佛是在和你面对面交流,幽默的言语不断涌现,仿佛身边有位情商极高的朋友在畅谈,让人倍感愉悦。
发布于:山东省佳禾资本-股票配资盘-五倍杠杆-炒股加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